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大陸光課學生來訪(她真是一位菩薩啊)

昨天我光課的大陸學生來找我
他是一名了不起的女性
她有自己私人的公益機構
專門幫助那些在城市的流民的小孩以及受家暴婦女
就是從鄉下上來城裡打黑工
沒有戶口、沒有城市福利
甚至有被打斷手腳在路上行乞的孩子
(他昨天還給我看一個小片子,真得就是大陸政府單位幾百輛卡車,到村里圍村,不願意的就打,要把整個村剷平,這是她服務的人(到城裡打工的流民)傳給她的這兩天家鄉發生的事情)

她昨天先是到我家吃飯
然後在我爸媽面前說他怎麼想感謝我
(真謝謝她啊!我爸從來搞不清楚我在幹麻,有一個活見證幫我說話!哈哈)
說如果沒有我的光課,他現在是不能好好在這裡跟我們說話的,所以他就想來看看我

她是偶然她的朋友推薦她來上我的光課
那時是她人生的最低潮
她的小孩三歲
發育遲緩不能說話
至此之後
先生與婆婆惡言相向
將一切責任推在她身上、逼她離婚
他常常帶著孩子在外面到一天將盡才勉強回家
精神壓力極大
看心理醫生又貴也沒有什麼幫助
但是她說來上我的光課
她聽著上師給她的訊息
她說每次都讓她很有共鳴
他就神奇的一點一點變好了
先是自己的狀態變好了
然後寶寶居然會說話了(他也有用其他的靈性工具以及很努力地教寶寶說話,醫院的醫生說不可能,有同樣病症的小孩家長紛紛來問他們是吃了什麼?他也不帶好說是因為上了光課)
然後很神奇的是
他說他的機構四年
這樣的機構要生存很不容易
當然最重要的是經費不足
再來是因為工資少、事情多(介入流民的家庭中,也常常要面對很多不確定的風險)
所以員工流動率非常高
沒想到就在這段期間來了兩個人
是真得能好好合作、也能獨當一面
長久協助他的
所以他這一次可以把組織放著
一個人申請了補助來台灣進修

還有他還說她去坐飛機
跟鄰座人聊起她的工作
鄰座人主動捐了幾萬給她
她說她第一次沒跟人募款
人家主動捐給她
而且他也沒覺得要特別討好對方
以往人家捐錢給她
他就很容易姿態就低了
這一次心裡也就是定定的

他們連他全職員工只有三位,照顧一整個鎮幾十萬的流民,流民的孩子,不是城市戶口,所以不能上學,只能在民辦的學校唸書,老師家長都只能用暴力,他們要每天有人到學校去,去留意孩子們的身體、心理狀況(流民不願意花錢避孕,又沒戶口,小孩子都六七八九個的再生,或者是常在做人流手術,小孩多,工資低、工時長,累積的壓力常常就是發洩在小孩或婦女身上,而且因為他們服務的對象是城市的黑戶口,要申請政府補助相對困難很多),這些孩子不小心就會被壞人吸收,做著十塊人民幣幫忙帶毒品的工作。帶著些孩子還是要從心裡的教育做起,要讓他們覺得他們並不是被遺棄的人。
他說他前幾個月還救下一個差點要被先生打死的太太(當時他真得很神勇,沒有報警,到現在也沒報警,就走進他們屋裡阻止了一場悲劇,他說他從沒這樣過,他覺得是光課的上師在帶領他,不然面對一個高大的壯漢,他怎麼可能做到。。),結果發現是個不識字的啞巴,他們現在請這個太太到他們服務處學識字,給他們家裡做輔導。

其實我大陸光課開得有點辛苦
課文講解錄製很不容易
有時候講前精神很好
但講個五分鐘
不知道為何我就莫名想睡覺
要去睡一會兒才能繼續錄
有時候根本不知道再講什麼
搞得我很不安跟挫折(錄了一大段。。然後想這到底是在說啥啊。。。)
經常要花兩三天才能錄完一個課文
不過每次想到他們
心裡就跟自己說一定要堅持下去啊(目前大陸光班停課中,因為我這幾個月太忙處於沒辦法錄課文講解的狀態,要明年三月才會再開)
我還有一個光課學生,他今年被選為中國十大公益人中的第一位,她是一位法師,我認識她,她不是那種假的公益人,她很真誠、情感自然。她真得做了非常多的事情。昨天還跟來我家的學生,聊起這個十大公益人之一的一些狀況(因為她有開課程來支援、教育這些福利組織的負責人,他們的做法都非常的好,很人文,昨天來我家的人也跟我聊起他們怎麼輔導那些流民的孩子,不是要教他們功課變好,而是要讓他們感覺到被支持、被愛、當孩子有信心了能安心了,他們就慢慢能找到自己的力量),講起這段時間我給法師的一些訊息,以及他實際上生活的狀態,也讓我比較安心,其實有時候傳訊息是有壓力的,因為我壓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我也只能如實傳訊,有時候上師還會用激將法,講得話都讓我心驚肉跳的,但是我明顯也感覺這位法師也有一些變化,我心裡也很感恩上師們的帶領。

我覺得我很感恩能讓這些人來上我的光課,我的課能對他們有所助益,也讓我感覺到我所做的事是很有價值的事情。我做的事很簡單,我大概就是在比較接近天堂的生活中,每天沒啥煩惱,就是照顧貓咪,我身邊的人也都是好人,而這些人是在最前線去協助地球轉化的光的工作者。我只能說我一定要好好的努力啊!大概就是做他們的後勤補給的概念,使他們能夠帶著光去照亮更多黑暗的地方。

光課自修資訊分享







上一次與白教授的講座中,有做了一些光課自修的分享,把一部分的內容放上來



與光課有關的網站Fb社團連結:
冥想文的部分,在官網中有
http://www.courseinlight.info/light/LT_L1_01.html#cd-intro
你點進去每一課的課文,都有靜坐引導CD解說
這是昨天白老師提到的社團
Bala 愛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90106571056800/
然後,下課後有人來問我一些問題,我覺得其中也有一些可以分享給大家的。
1。不需要崇拜偶像
如果你本身有宗教信仰或設有佛壇等等都很好,如果你上光課,感覺很想跟上師有連結,有自己的聖壇也很好。但在光課中,沒有一定要設聖壇。因為天使聖團是無條件的存有,他們只是要來幫助地球揚升,課程的設計,也只是協助每個人能逐漸的憶起自己是神之子:我們是一個創造力的存在,我們能創造許多關於愛的體驗。我們對他們可以帶有敬意與感恩,但不需要拿什麼跟他們交換,他們是願意無條件協助我們完成我們靈魂的功課的。我自己是把他們當作像是自己的哥哥姊姊,或者有智慧的爺爺,無條件的守護著我們的存有。
2。學習過程中,不需要跟人比。不比層級、不比通靈,一切只是明心見性,面對自己。每個人的路不同,比較只是給自己創造挑戰,只要確定自己對於自己的人生有沒有多了解一點,每天有沒有更快樂,有沒有更能感覺到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方向就好。
3。共修不管遠距或團體,都是一種彼此的陪伴,找自己喜歡的帶領者就好,適合你的不見得適合別人,適合別人的不見得適合自己。因為我們都是人,沒有一個老師是完美的,每個老師也都有他之所以會吸引某些人的原因,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緣分。
4。光課並不排斥其他宗教信仰,但在光課中,不強調特別的儀軌或念經。就是冥想、課文/課文講解、生活中的轉化與自我覺察三個部分而已。
5。光課也只是法門中的一個,如果覺得不適合,隨時可以停止修習,不會有任何問題。也不是所有的光課老師或光課團體我們都要去認同,保留自己清楚的覺察與判斷就好。最重要的還是回到自己身上。光課最重要的就只有明心見性,就是了解宇宙的法則,了解自己是誰。
6。關於冥想檔,有人問是否需要錄製每篇整篇的靜心冥想與上師們的訊息,還是以靜坐次第的步驟也可以,是建議還是要有每週不同的靜心冥想與上師們的訊息喔!初階一的錄音在網路上應該可以找到不同老師錄製的不同版本。

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開光課有感--光課與seafood之不同

最近這一陣子seafood 沸沸揚揚
我自己做靈性工作
一直再想上師是什麼?我跟上課學生的關係是什麼?
其實我覺得就是朋友跟朋友的關係

有一條線
上師絕不會越過
就是你要自己決定你自己的人生
妳要選擇快樂、喜悅,還是悲傷、痛苦,亦或很忙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權
在這個選擇的世界
沒有別人
只有妳自己
所以要知道心識的力量
要為自己負起責任

光課或上師們只是提供一個途徑
讓我們能知曉
我們是透過怎樣的選擇
再創造自己的人生

而面對來上課的同學
許多人年紀都比我大、閱歷也比我多
各行各業眉角各不相同
我希望我並不是在提供一個向典範學習的教學課程
而只是提供一個內在心靈的空間
透過信件的往來
我們一起來探索自己

在這裡我們只是分享、只是討論
有的只是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人與人之間的陪伴
而每個人都在做自己的選擇
沒有應該怎樣、應該怎樣的道德壓力

我感覺我跟修課同學間
就像親密的家人、親愛的夥伴
而這是我幸福感的泉源

如果要來定義的話,
我們是一群只是想好好面對自己的親密戰友吧!

2017年8月21日 星期一

每個人都應該成為自己的大師

我越來越覺得
光課上師
對我們的期許
是每個人都要變成像他們一樣的大師

大師是什麼呢?
就是你逐漸能長出力量、智慧與慈悲
去利益來到你身邊的人
幫助他們也成為自己的大師

可是
每個人變成大師的路徑不同
在幫助別人之前
首先要對自己慈悲
首先要有智慧的知道自己是誰
然後慢慢灌溉出屬於自己的力量

你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
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那麼你接近目標的路程
就不遠了

然後,慢慢的有多的力量
我們能夠在自我力量完整的狀態下
去利益他人
或去養成利益他人的習慣

但是多數的人
是在自身力量不完整的情況下
產生人與人之間的依附跟拉扯
以討好取代取面對內在的恐懼
以逃避取代面對自己的脆弱

以勒索、指責取代面對自己的匱乏與無力
然而,討好、逃避、勒索、指責終究不能取代一切

他就像是一種代償狀態
那些給得過多的、給得太少的
終將有一天會來到一個臨界點
被迫以巨大的痛楚面臨轉換

但當你學會以自身完整的力量
面對一切時
你會慈悲的接受緣起緣滅
你會有智慧地看待生命中的變化
你會有一種力量
在所有的處境與狀況中
選擇為自己負責
做自己的主人

而這樣的選擇
恰恰好也是對別人是最高善的
我們不把別人的討好、逃避、勒索
視為是我們自己應為他人背負的罪責
我們也把周圍的人
好好地當作是他們自己的大師

每一個人的第一要務

都是在成為自己的大師

2017年6月20日 星期二

因為我喜歡看到你的美好

因為我喜歡看到你的美好

想想自己為什麼選擇身心靈的工作
而不是藝術或研究工作呢?

因為我發現我更喜歡看到別人的美好
而無論在個案或光課中
我能真切地感受到這份美好
研究
是要對客觀世界的某一個現象
具有高度探索的熱情
因此而孜孜不倦
終身不悔
藝術
則是要有表達自己的渴望跟熱情
為此要求自己
一再望遠
一再攀爬高峰
但我在做個案與光課中
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種真心的陪伴
心與心的交流
而這種交流也是一種平等的
也許是因為我總是感受到自己的美好
所以,我也很容易感受到個案或學生身上的美好
有時候,我只是認出他們的美好
而無法看到自身的美好
卻剛剛好是個案或學生長期受苦的原因
所以我說得話很簡單
但個案與學生總能有很大的觸動
而為了有能力看到別人的美好
我也持續地進修
持續的觀照、養護自己
我相信
如果我無法擁有高自尊、高自我價值感
我定然也無法給出最恰好的陪伴的
而也感謝年紀帶給我的粹練吧
因為長期帶著熱情在專業上的堅持與努力
使得我對生命的理解能有一種豐厚
也感謝我一路走來的天真
這些使我即便轉換跑道
也都能走得一路順暢
相信一份價值
然後持續堅持的努力
永遠是人生通向幸福生活的最短的捷徑吧

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只想活得很自然

一直有朋友會問我為什麼不再做研究、為什麼不再彈琴。
是啊!我知道如果我想做的話,我一定會做得很好,如果我再有一點野心或企圖心,那麼我想我可以達到世人眼中的成就的。

但我知道我不想的,同時,慢慢的我越來越瞭解我想要的是什麼?

我想,我想要追尋的應該是一種內在狀態,對我來說,美是一種狀態,是一種內在狀態。

我認識很多藝術家或響當當的學者,我知道他們的內在並不平靜,甚至比起常人,他們有更多對自己的不滿與貪嗔癡,在尋求外在肯定的道途上,他們在地獄來來回回,把靈魂賣給了撒旦。

以前,我也會想要透過彈琴或研究,追求成就感或外在成就。 

但我現在只想活得很自然。

我想要花時間陪伴自己、照顧自己,然後在能力所及之處,分享愛跟正能量給別人(個案、學生、朋友、家人)。

朋友說,這聽起來簡單,其實是最不容易的,然後我有從你那你感受到愛和正能量。

是啊!我覺得很不容易,因為要聽見自己的心不容易,因為我們會習慣性的把眼光放在外在事物上,追求更大的利益、更好的效益、更多的擁有。其實不是說擁有不好,而是我們為了擁有更多,往往忘了我們已經擁有很多,然後為了擁有更多,我們就會花很多的心力,在擔心、害怕、以及過度的努力上,那麼我們就錯失了當下。努力需要一種平衡,好的平衡則需要智慧。最大的效益,應該著眼於生活的幸福感這件事上。

再來,分享給予,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他人,一個個擁有跟我們不一樣價值信仰的個體,不管是個案、學生或朋友,其實都有彼此適不適合的問題。也要學習在對的時間點給出愛,在需要放手讓對方得以享受他自己的孤獨與成長。但在另一個面向來說,這其實是在關係中,藉由那些異質元素的刺激,讓我們有機會更深的探究/認識我們自己,在每一次的學習如何去表達愛與放下的迂迴往來中,是我們努力成為愛的本身的過程。 

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傾聽靈魂的聲音

本人最新小文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是個愛冒險的傢伙
不管如何
不要失去了希望,不要失去了熱情
生命總有他的去處
只要你持續追尋


傾聽靈魂的聲音

09 五月 2017   陳貞竹|日本廣島大學 社會科學研究科 博士 
                                                                  在 生命 
我高中的時候學美術,大學時彈古琴,後來跑到日本,以荻生徂徠為題,用思想史的方法來研究東亞的藝術思想,等到博士畢業回國,照一般習慣需好好找工作的時候,我又一頭栽進身心靈的世界當中,打開了與異次元世界的連結,能夠接收到指導靈、上師們的訊息,也開啟了我的靈性工作生涯。

回想過往,差不多我做每一件事,都是無怨無悔,隨著熱情的引領,忘記要計算成本的全身心投入,然後也真的是宇宙支持,讓沒有背景、家境一般的我,不管想做什麼、想學什麼,在那個因緣時節中,總會遇到許多的貴人,還有來自宇宙豐富的物質支持。而至今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好像也很回應小時候我對自己的期望:「我想要看到世界的邊界,極盡所能地用各種方式去體會這個世界」。所以我學過美術、音樂、做過研究,現在又以所謂通靈的方式,與異次元世界連結,用超越五感的方式,去了解各種生命的型態、故事,探索世界的樣貌、宇宙的規則。

如果要從社會一般的價值來說,我這一生,或許可以說是一事無成,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也沒有什麼財富累積,但我對自己的生命卻是很滿意的,因為我知道評定自己人生的那一把尺,是在我自己心中的。

這一路以來,面臨人生重要的選擇,我可能會用理性去評估一些狀況,但卻很少用理性去做最後的決定,多半依循的就是一種感受、感覺,然後隨著當下的因緣行去。而對於我所做的選擇,最常聽到的就是疼愛我的師長,會說「你應該⋯⋯」。對,我就是很自然會去放棄一些別人認為很重要的事情,但這樣的放棄,卻也不是來自於理性思考後的結果,例如想好退路、或有其他可能,通常只是依憑著一種感覺,總有些東西,在某些時節會沒有理由的深深吸引我,然後那個東西就成了我那時焦點之所在,唯一的最愛。於是,我以我內在的導航系統,探索著所有我有興趣的課題,去經歷我想經歷的人生,不太在意別人怎麼看我,不太去想那一般的價值是怎樣,我只是專注地投入在那個當下我選擇要經歷的,直到我覺得這樣的體驗已經足夠了,然後,我又會很自然的走到另一個新的生命狀態上。

在發展/看見自己的過程中,難免跌跌撞撞,試行錯誤,因為那就是我們打磨、砥礪自己的一個過程。也曾做過許多荒唐的事情,也曾面對生命中的失落,但也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充分感受到我之所以作為我的那份榮耀、自信與喜悅。對我來說,這樣的一份我之所以為我的存在感與對自我的認同,是任何外在的成就與肯定都無法比擬的,那是我之所以為我最重要的理由,而當我充分接納與熱愛這樣的自己時,我就沒有理由為了任何外在的名與利,去放棄這樣的自己。我為自己的生命做出選擇,同時也為這樣的選擇負起責任。

在我做個案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個案,由於教育與深受集體意識影響的原因,他們常是循規蹈矩的,以一般社會標準來說,是富有責任感、認真、聽話的一群。所以在他們的生命裡,常常無意識的揹負著許多不必要的框架、信念、自我譴責。他們可能一方面在表意識,接納那些父母、社會加諸給他們的期許、期待,在別人與一般社會的標準下,尋求認同,但潛意識卻以另一種形式叛逃,甚至詛咒著自己的存在,最後以生病或不斷重複某些生命的處境,去表達靈魂的憤怒。

當我們用外界的框架、世俗的價值來看待我們自己時,其實我們就失去了我們心中的那把尺。而每一個人的尺,都應該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他有著一個獨一無二的靈魂,靈魂選擇投身這個世間,選擇他自己的經歷,選擇成為他自己。宇宙之大、世界之大,世俗的成敗、是非,跟靈魂真正的內在追尋,相去何止千里。

其實,我們自己才是宇宙的中心,不知大家有沒有類似的經驗,當我們打從內在,允許自己成為自己,我們內在所渴望的、所需要的資源,都會以神奇的方式來到我們的身邊,協助我們成為自己,深入表達並探索自己內在本質中最深沈的理想與渴望。

問題是,什麼才是靈魂的渴望,當靈魂的召喚前來時,我們是否能認出他來,並勇敢的行動呢?

靈魂的渴望,通常是以感覺、感受的方式來讓我們知曉,而在探索靈魂渴望的時候,我也會用到理性分析,但這樣的理性分析,並不是從恐懼出發,試圖從可辨識的外在條件上,去找到有利於自己的位置或方法。因為,這樣的方式,通常不是鬼打牆的無功而返,便是事倍功半的徒耗精力。

而是我會回到自身的感覺、感受上,然後試圖去明析出,這一份感覺、感受,所要帶給我的訊息是什麼?它是否伴隨著內在議題,因為我們的感覺、感受,也有可能來自尚未被完全療癒的內在小孩,也可能是防衛性的人格模式所帶給我們的,盲目地跟隨這樣的覺受,有可能所引發的只是失衡的上癮模式。就像愛,我們有可能基於未完成的內在議題,而上癮於愛;也有可能基於靈魂的渴望,經歷愛本身,在愛中學習、奉獻、溝通,照見不同的自己。

而靈魂的渴望,也未必一定是重要的人生抉擇,他也有可能只是寧靜的歸於中心,享受當下大自然簡單的豐饒與人情事理的圓滿,也有可能是衷心的向別人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憤怒,也可能是真心的接納自己的脆弱與無助,也可能只是決心就在今日好好滋養自己,選擇那些簡單、平凡卻愛自己的表達。而到最後,我們只是在形形色色的經驗裡,去發展/發現自己是誰,在探索中,逐漸找到心的歸向。 

我想,生命本然就該讓心中的熱情引領我們,實現自己的道途。因為,即使是那最不起眼之處,都是那麼值得看重與光耀。


http://www.twepress.net/index.php/supplement/life/item/111-life-113-1

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

內在轉化

昨天個案回饋說:「老師,昨天讓您做完個案後,覺得比之前我做過的各種個案都還有用耶」
聽他說,他嘗試了很多不同的療法,也有很有名跟很貴的,花了不少錢。
這說明我的個案真得做得不錯,我小小的得意~呵呵
當然我也要強調我只是媒介,只能說我有善盡告知、清理的責任。
但也要說這並不是怪力亂神喔!我只是在上師、高我的協助下,轉告對方是因為什麼樣的模式困住了他自己,要如何去改變自己,覺察自己的動心起念等等,我需要個案自己願意看見、願意努力改變的意願。其實對方的意願,是宇宙間最大的動力。
然後,剛剛一位南部的光課學生還說要寄撒哈拉沙漠的沙子給我。
然後剛剛一上FB,就看到一篇感謝我的臉文說:「貞竹老師,謝謝你給我52歲最棒最棒的生日禮物。」
所以今天是感恩大放送嗎?呵呵
我想我真的很有福氣,我非常感謝我的工作,總讓我收穫滿滿,在付出中感到喜悅。
真得很感恩!
我想我走進身心靈的世界,或對療癒產生興趣的時間並不長,但好像就是有一股巨大的推力,一直帶著我以重力加速度的方式前進,想想是什麼幫助了我,我感覺最最最核心的,其實就只是對自己誠實。
愛自己/接納自己/能夠跟自己很誠實地相處,進而擴展成在這個世界,心無旁騖的好好地成為你自己,就會以自己本然的樣子,貢獻給世界。
(害怕自己不夠好,覺得自己不夠好的內在限制,就會讓我們批判自己,或將這個批判投射在外在,變成批判別人,或在別人或與事情的關係之間,樹立起高牆)
想抄錄一段昨晚臨睡前看到的文字,我最近也越來越感覺真正的快樂,來自於超越自己的內心。
以前我喜歡超越事情,專注在任何我喜歡的事情上,嘗試精通他,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喜悅。
但現在我發現,有一種更深沈的快樂,就是超越自己的內在,每一次對自己做更深的探索與釋放,對自己或真理就有了新的一層的體會。
以前的專注,是對於一件事情。
現在的專注,則是在萬事萬物的變化中,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因為能慢慢的放下舊有的模式與習氣,因而能從內心感受到真正的平安。
我很喜歡這樣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方法。
節文如下:
「如果我要看到真理,我必須做到能完全無私地奉獻,就像只有明亮的窗子才能看到太陽一樣,要達到這個目標,第一步就是要知道自己的內在有什麼。一旦我清楚地瞭解自己的內在,我便能清理與淨化它。
我開始審視我所有思想、語言、行為舉止的內在動機,審視是什麼樣的潛在意識在我之內運作。
我的思想是怎麼產生的?我所說的每一句話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意念?為什麼有些事我願意做,有些事我不願意做呢?當我快樂的時候,我審視自己為什麼會對那件事情感到快樂,當我沮喪或生氣時,我審視產生這種感覺的原因。
當我喜歡或厭惡某人時,我立即分析自己為什麼有這種感覺。當我饒舌、多嘴、多話時,我尋找這種行為的背後動機,當我保留時,我尋找自己沈默寡言的原因。我檢查自己的每一句話是否誠實,是否傷害到別人。與別人說話時,我隨時設身處地去瞭解別人。我時時刻刻觀照自己,審視自己。
長久下來,這種自我省思,使我一點一滴地逐步與奇妙的潛意識以及超意識(super-conscious)連接。」《入門 古埃及女祭司的靈魂旅程》
雖然,舊有的習氣與模式,仍有很多,每次面對到自己舊有的習氣與模式,仍然會很不舒服,但我已能在這過程中,感受到每一次的放下、覺醒與轉化,所帶來的更深的寧靜與喜悅。
願我的學生跟個案,也都能跟我一樣感受到這份經由轉化而來的寧靜與喜悅,所帶給我們的平安與自在。

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

靈魂本身即是完美與富足的美好(記薄荷綠之光到赤紅色之光)

是這樣的
靈魂成長、增加知見的素材、資源
總會恰恰好的來到我們身邊

三天前
在一些事情發生之後
內心突然興起了一種空虛感
在興起那份空虛感的隨後
浮現了我瑜伽老師的身影
但是對這樣一種浮現
我內心是沒有答案的
隨後就放下了(因為只是兩件事情沒有理由的突然浮現)

結果昨天上瑜伽課
因為我一連預約了同一個老師的兩堂課
因為是連鎖健身房的兩個不同的會館
中間老師知道我跟他一樣要趕場
就邀我搭他的便車

在計程車上,我們先是聊到我跑去看了老師推薦我們看的
Dancer(中文翻成芭蕾壞男孩,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天才舞者的紀錄片,好看至極)
然後聊到藝術跟瑜伽(剛好老師也有藝術背景,他以前是京劇武旦)
談藝術裡的人生
談人生裡的藝術

話題結束後
到了會館更衣間準備時
老師突然說有一件事我要告訴你
然後就纏著我要把話說完(沒有啦!就是我們兩個都跑來跑去,跑來跑去的過程,老師很可愛很熱情的堅持要把這沒來由的話說完)

然後聊的內容,居然就解了我三天前的空虛感

原來我的空虛感大概如下:

我人生的主軸
大概前35
我是以追求超越自我為目標的
透過學習、精進、掌握一些技巧(例如彈琴、做研究等等)
來感受到成就感跟自我價值
每每完成了一件事情
心中就有無比的爽快

但是我慢慢的、不知不覺的發現或感受到
這樣的快樂是有限制的
不是真正的快樂

然後我又花了大概五年的時間
學習跟自己和平相處
學習愛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個完美與不完美的部分
學習享受生命、生活的一切
包括那些讓人以為悲傷與心碎的時刻

這讓我了解到所有的一切都是圓滿的
生活跟生命的本質是如此的愉悅與美好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總看到匱乏之處,那就會觸起一段連鎖反應,關於匱乏的生活經驗也隨之出現。反之,如若看到喜悅與美好,那麼也會藉由這個心境,使我們體會到喜悅與美好的生活)

繼而我也發現了也許可以稱之為靈魂秘密的東西
就是我本身便是「完美跟富足的美好」的這件事
然而當我發現這件事情時
我對自我的追尋也瞬間失去了動力。

就是第一階段,我透過追求外在的一些成就感或價值來感受/看見自己的存在。
第二階段,我轉而將重心放在自己,我透過在身心靈上的著力與內省,去追求愉悅與美好的生活與生命狀態。
第三階段,我發現我本身就是愉悅與美好的。那麼去「追求」愉悅與美好就突然失去了它的意義與動力。

而瑜珈老師昨天跟我講得其實恰恰好就是利益他人這件事情,不過我覺得更正確地來說是分享。

我覺得那個空虛感的另一個面向,是「有餘」,就是當我發現原來我本身便是「完美與富足的美好」(這是一種感覺,不是頭腦的喔!),我就不需要再把力氣花再追求什麼,讓自己成為「完美與富足的美好」,然後你就多出好多好多的能量出來。空虛感就是,那這些能量要用來做什麼?而老師提到的分享,我想就是說,希望自己可以不只是一個「完美與富足的美好」,而能夠把這個「完美與富足的美好」也傳遞給他人,傳遞給這個世界。

(話說,我今天有一件堆了好幾個月的代辦事項,拖到今天,決定今天要完成,結果對方剛剛主動跟我聯絡!

我深深相信所需要的,我的靈魂伴侶們都會帶來給我,因為我們都是神之子,神沒有不愛我們的理由。

然後我也覺得我最深刻的朋友們,是這些靈魂伴侶們,對我來說,特別是光課的上師們,因為他們,我得以走在深深的平安中,我知道平安在我心中,不平安是因為我的意識處在分裂的狀態中,而兩者都很好,他都是我值得珍視的生命的不同面向。)

在話說,我會有以上的體悟,或許是因為我正走過光課的薄荷綠之光(更新)到赤紅色之光(落實)中,承續上星期自我的消亡,自我又得到了新的新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05SwC1S4
你所說的“愛”在較高的秩序裡。 
當宇宙的存有,帶來人的知識
他們稱為靈魂伴侶
靈魂伴侶是什麼意思?
代表無關情感與身體。
在靈魂的層面,是完全透明的。
人們不明白,他們說:我們是靈魂伴侶
這是來自太空的人,因為當時人們無法理解,
靈魂力量的整體性。
82:03 - 82:08
代表,我獨立於身體與情感。
代表,我與較高次序的連結,勝過人間的存在
在人身的狀況。
代表,你知道人在他的靈魂層次,有很多伴侶。
是他決定誰是,或誰不是。
你不只一個靈魂伴侶。
很多時候,靈魂的發展過程中,會成為人類的宇宙使者,
我們在旅途中,會遇到很多靈魂,都是老靈魂
我們曾約定的,友誼的承諾,在我們經過宇宙的過程。
我們以物質身,在不同的次元遇見他們
人們無法了解這代表什麼意思。
他們解釋成戀人,但事實上,你是來分享平衡的人
較高秩序的定位平衡
經由接受接近你的新靈魂,
你會收到更多能量,以便你能給出更多。
所以下一次,當你談到靈魂伴侶時,了解這當中的涵義。
靈魂伴侶,並不意味依戀肉體的性吸引力
但靈魂伴侶代表,
我們集結與了解彼此的力量
超越人身的層次,沒有身體的互動。
並不意味著比那更多的東西。
人以各自合適他的方式去解讀,
但實際上就是這樣。
知識帶給人們,但是人們卻沒真正理解
靈魂的力量,超越人身的地位。
而在物質的世界,我們有很多夥伴或朋友以及所有的,
我們去喝一杯,去踢個足球,但我們永遠不會跟他們結婚。
靈魂的層級也是一樣。
在宇宙社群裡
許多來自宇宙不同地方的靈魂,
隨著人類往那個方向進展,他了解更多更多。
因為在太空中產生靈魂伴侶,好處多多
它帶給你像這樣的咖啡,但是那位女士帶著咖啡杯走進來。
(: 言談中有人送來咖啡)
但,這意味著,當你成為宇宙的使者時,
當你有一個靈魂伴侶時
在一個既定位置的,具有理解的相同力量
就像你從,比方奧地利到華盛頓。
你知道有朋友在那裡,你到這國家,他們來機場接你,
他們帶你回家,你不需要,你不需要到處走,找計程車
你不需要擔心要住哪間飯店。
這是靈魂力量的目的地。
人有一天會明白,真正的靈魂伴侶
是遨遊在深太空的指導員。
它很像,像一個小房子,有一盞燈在裡頭
你知道誰住那裡,這是另一個休息站
在你要前往目的地的途中,
在人類的太空旅行中,我們有太多,太多的靈魂伴侶
因為沒有他們,深太空會是個非常黑暗的地方,很容易迷路
以上資訊只為分享知識,由個人或組織斟酌閱讀」